
掬一捧阳光,岁月安然。
炼一身技能,沉香流年。
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支理念先进、业务过硬、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队伍,学校紧盯“新秀——骨干——名师”教师培养目标,大胆改革创新,进一步明晰、提炼培养路径,从而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内驱力。本学期,学校集中资源,为教师搭建各种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为了探索当前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方向及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内涵,促进我校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2024年3月、4月,我校黄雅丽、高尚两位数学青年教师参加高新区数学教学素养大赛。本次数学教师素养大赛采用1+1模式,即“现场课”和“说题”两个环节。
黄雅丽老师执教二年级《时间在哪里》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我们每个人耳熟能详的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可是时间看不见摸不着,如何让低年级的孩子感受时间在哪里呢?光谷外校数学组的老师们开始了集体备课和头脑风暴。



基于学生这样的学习基础,和再次对《新课标》的认真研读后,我校参赛的黄老师讲本次综合与实践活动设计为以下四个活动:
①体会时间,说一说时间是什么。让学生感受到时间就在我们身边;
②“既然时间这么重要,那你知道哪些时间单位呢?;
③“测量长度,我们有尺子。那度量时间用什么工具呢?
④珍惜时间,我们每个人都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学生写下的一句句小诗、打的一句句比喻,都是同学们对本次综合与实践课程的深刻理解。
二年级学生作品

在这样的活动下,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时间是什么,也通过本课的学习,以后会合理的规划时间、安排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高尚老师执教六年级《水是生命之源》




我校六年级的高尚老师,选择了“水是生命之源”这一主题活动。高老师围绕“如何让水球不水荒?”这一驱动性问题,以小见大地加强学生对于地球水资源的使用与保护问题的关注,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高尚老师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了三个活动:
①展地球全貌,揭水源之秘。
②拟滴水实验,唤节约用水。
③作业设计:节水工具设计。




通过本次综合与实践活动,同学们感受到,水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我们要节约用水,一水多用!不要让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是人类的眼泪。
在上完两节展示后,两位老师都进行了抽题讲题环节。两位老师从《新课标》的理念出发,从教学目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四个方面对本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配以精美的板书,获得了现场评委的一致好评!


在东湖技术开发区2024年“目标课堂”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优质课比赛中,赵茜雯老师选择了一本名为《Little Wolf's New Home》的绘本作为授课内容,故事讲述了一只小狼在与不同动物对话的过程中寻找新家的过程。在赵老师的带领下,学生用一节课的时间体会了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充实了自身对“家”的定义,提升了对“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本节课受到了来自学生、同仁以及教研员的一致好评。在课堂中,教师教态亲切自然,组织平稳流畅,活动丰富充实,通过聚焦阅读 (Focus Reading) 以及拼图阅读 (Jigsaw Reading) 等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以学生自读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同时,赵老师在课堂中融入图片环游 (Picture Tour)、角色扮演 (Role Play) 等多样的学习活动,并引入视频、漫画、海报等多模态学习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肢体等不同感官,使学生在一场场妙趣横生的活动中体验绘本的情感态度。



3月19日,在东湖高新区教发院教学视导活动中,文斌老师在32小四年级上了一节学科融合课。课程内容是以“Measuring”为主题的图文相结合的说明文。课程一方面教授了学生基本的测量相关英语表达,同时融入了科学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通过估量、对比到测量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量感。本节课受到教研员魏老师和教联体参会老师的一致好评。文老师通过多种方式的课堂实践活动,从已知出发逐步探索未知,整节课完整建构出“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主题意义。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组织充分体现了学习活动观的思路,不仅引导学生领会科学选择和使用测量工具,还介绍了中国古代测量工具,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和自豪感。整个课堂都体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特征,让每一个课堂活动都形成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闭环。




“生活即教育,劳动即生活。”冯烨老师在此次的教学视导中上了一节以动手劳动为主的《百变水果我会捏》。课程设计是从真实的水果——香蕉、橙子、草莓观察入手,总结说出水果的特点有外形、颜色,取材于生活中的实物水果进行观察分析,为后续捏制水果打下基础。这节劳动课属于教材中生产劳动领域——传统工艺制作范畴,老师带领着孩子们观看视频,了解中国传统工艺感受泥塑的魅力。在传授制作草莓的每个步骤时,引导学生说、看、练,既增强学生互动参与的积极性,又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手工捏制的技能,在活动中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更加珍惜劳动成果。
在拓展环节,老师给孩子们赠送了草莓种子,希望课后体验种植是劳动的一种延续,也是对让学生了解农作物的生长的渗透,珍惜劳动成果,体验种植的乐趣。

教研员对本节课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鼓励大家既要关注学生的劳动成果,更要关注劳动过程的表现,让学生高质量的体验劳动的过程。


佟丹琳老师在光谷第三十二小学三年级,教授了田径单元中的障碍跑一课。课程采用了情景模式教学,通过森林大冒险的闯关游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佟老师在课堂中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正确通过障碍物的方式,而不是直接的教授,这种方法更加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整个练习的过程由易到难,由体验感知到理性认识,在教学设计用以赛代练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障碍跑练习,从而最大限度激发学生潜力也充分培养了学生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




“树高千尺,叶落归根”,老师们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学校的培育和磨课团队老师的支持。在教务处课管中心的精心组织下,诸位老师多次参与磨课,从教学设计、课堂组织、项目式小组合作学习、板书设计等多方面给予指导建议,老师们不断修改、完善。最终呈现了一节灵动、新颖、跨学科融合的新课标课堂。
